028-87715786
13348994440 13594077328
|
【资质推介】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是指企业贯彻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如GB/T 23001-2017和GB/T 23006-2022),通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动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自 2013 年推行,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从最初的两项标准,逐步扩充为包含国际标准 2 项、国家标准 9 项、国家标准立项 12 项等在内的标准生态模型。该模型覆盖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涵盖工具类、方法类、实施指南类、参考模型类,并分行业、分等级、分领域。
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贯标 2.0 是在贯标 1.0 基础上的升级。贯标 1.0 初步构建了以新型能力为主线的理念框架,而贯标 2.0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新型能力为主线,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架构和方法。
其核心模型聚焦于企业的价值效益实现。通过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架构,清晰界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 “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及推进路线图”。同时,借助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参考模型,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效益分类,主要有生产运营优化、产品 / 服务创新、业态转变;阐述价值效益产生及传递方法,如独立能力单元、流程型能力模块、网络型能力模块、生态型能力模块;以及价值效益获取的 4 个典型模式,即基于能力节点的价值点复用模式、基于能力流的价值链整合模式、基于能力网络的价值网络多样化创新模式、基于能力生态的价值生态开放共创模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清晰指引。 两化融合贯标的等级和周期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根据新型能力先进性和成熟度对评定结果进行分级、分能力、分领域、分规划、分等级推动企业贯标评定。
两化融合分为5个等级: A(规范级)、 AA(场景级)、 AAA(领域级)、 AAAA(平台级)、 AAAAA(生态级), 目前市场上企业申请级别主要集中在A级、AA级和AAA级。 企业办理两化融合贯标周期主要与申请的等级有关: A级-4-5个月 AA级-5-6个月 AAA级-6-7个月 除此之外,企业是否配合相关流程,资料收集是否及时,都会对办理的周期产生影响。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是三年,每年需要年审来保持证书有效性,满三年需要重新进行贯标认证。
两化融合评估流程 组织培训:省工信厅牵头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培训,各市、县工信部门负责同志和企业主管负责同志参与其中。培训内容涵盖问卷填报注意事项以及评估平台的操作介绍,为后续企业自主填报评估信息奠定基础。 企业填报:企业可通过在线方式开展两化融合评估情况填报。填报地址为专门的线上平台(https://www.siiidt.org.cn/system/),企业也能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 “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官网 - 评估诊断 - 四川” 搜索进入填报页面。首次填报的企业,需依据页面提示完成账号注册,并详实完善企业基本信息,具体操作可参照平台首页提供的《企业用户操作指南》。企业在填报过程中,务必认真研读填报说明,以保证所填数据的准确性。 生成报告:当企业完成评估填报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自评估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提供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全国及同行业的排名信息,还会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给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企业需深入研究评估报告,明确自身在两化融合方面的优势能力与待改进需求,进而依据报告建议做好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规划以及重点项目建设。在此过程中,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会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助力企业剖析评估情况,更好地谋划信息化工作。 报告提交:企业需在线打印评估报告,加盖企业公章后扫描转换为电子文档,并发送至各市工信部门。各市工信部门需在规定时间(如 2024 年 9 月 10 日前)将所收集的评估报告汇总发送至厅软件产业处邮箱。 总结发布:相关部门会依据企业的评估结果,编制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和主导产业报告,并发布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百强企业名单。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全面总结全省两化融合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树立行业标杆,推动企业间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全省两化融合水平的整体提升。 欢迎联系我们:
文章分类:
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