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IABACGAAg7NGFjgUojNqc6wUw2AQ44QM

028-87715786

13348994440   13594077328

新闻动态
联系方式

成都总部地址:成都市高新区仁和南街55号一层

  •        电话:028-87715786

  •                  17702870353   

  •                  19102655710  

  • 西安分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中港国际B座1805室

  •         电话:   15191903505  

  • 重庆分公司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谢家湾正街49号

  •          电话:13594077328

  • 贵州分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高新区长岭街道滨湖路89号

  •          电话:18585054696

请关注成都思培安微信公众号:

  • 微信图片_20230226091256.jpg

 热烈祝贺我公司被ISACA/CMMI研究院授予白金合作伙伴Elite Partner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 贯标解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在京组织召开数字化转型贯标工作启动会,正式启动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工作。今天,小编就大家关心的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T/AIITRE 10004—2023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的关系,为您详细解读!

Part One 贯标背景

数字化转型是深化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建设提升数字时代生存和发展的新型能力,加速业务优化、创新与重构,创造、传递并获取新价值,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经济层面,全球经济正加速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过渡,数字生产力正驱动经济发展形态从以专业化分工为核心的规模经济向以多样化创新为核心的范围经济转变。

在产业层面,数字化转型正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先进制造、智慧能源、数字产业、现代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新赛道加速孕育,有效促进我国产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企业层面,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已逐步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以数据为核心的全要素创新驱动,基于数据打通企业业务链条、重构企业发展模式和组织形态,实现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下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

目前,产业界面普遍缺乏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共识,企业数字化转型不能转、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多数企业误以为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就是数字化转型的水平,忽视了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涵盖战略转变、数字能力提升、技术融合应用、管理创新变革、业务创新转型等多方面转型的系统性工程,导致转型整体效能不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覆盖数字化转型全局、全要素、全过程的成熟度模型,并以成熟度模型为依据、以标准贯彻为抓手,促进社会各界形成转型发展共识、凝聚转型推进合力,系统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

开展成熟度贯标,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可形成一套以成熟度贯标引领推进企业分级分类发展的工作抓手,基于贯标评估结果更加有针对性制定分级分类支持政策,提升精准施策水平;对于行业组织而言,能够有效推动行业企业加快实现分级分类发展,基于贯标结果为行业管理和服务等相关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提升精准引导水平;对于贯标企业而言,成熟度贯标有助于引导企业全面认知和科学掌握数字化转型规律,提升全员转型共识,通过精准定位自身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系统谋划数字化转型发展路线图,逐级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与能力。

Part Two 主要内容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以《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T/AIITRE 10004—2023)为依据,该标准规定了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构成、不同成熟度等级与水平档次要求。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按照往哪走”“做什么”“怎么做”“结果如何等思路,引导企业围绕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新型能力、系统性解决方案、治理体系、业务创新转型等方面系统推进转型,其中:

发展战略方面,重点引导企业开展面向数字时代的转型战略规划部署,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增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和战略的柔性,重塑价值主张,由构建封闭价值体系的静态竞争战略转向共创共享、开放价值生态的动态竞合战略。

新型能力方面,重点引导企业构建数字时代核心竞争能力体系,基于企业自身能力的模块化、数字化、平台化,实现能力与业务的有效解耦,强化对价值创造和传递的支持,由刚性固化的传统能力体系转向可柔性调用的数字能力体系,提升应对不确定性的综合本领。

系统性解决方案方面,重点引导企业围绕新型能力建设,实施以数据驱动技术、流程、组织同步创新的集成方案,着力改变推进数字化转型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由技术要素为主的解决方案转向数据要素为核心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治理体系方面,重点引导企业开展适应数字化转型变化的组织机制变革,从数字化领导力、数字化治理、组织机制、管理方式、组织文化等方面,建立与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治理体系,由封闭式的自上而下管控转向开放式的动态柔性治理,持续推进管理模式变革。

业务创新转型方面,重点引导企业以能力赋能业务模式创新转型,加快由专业化分工的垂直业务体系转向需求牵引、能力赋能的开放式业务生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价值体系,持续拓展价值增长新空间。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将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分为规范级、场景级、领域级、平台级、生态级五个等级。

其中,规范级主要聚焦推进企业信息化,实现业务的规范运行和管理,提升可管可控水平;场景级主要聚焦打造数字场景,提升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柔性和业务长板的动态响应水平;领域级主要聚焦打造数字企业,提升全企业一体化敏捷响应水平;平台级主要聚焦打造平台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汇聚和协同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生态级主要聚焦打造生态组织,实现生态圈合作伙伴能力的共建、共创、共享、共生和进化。

在此基础上,依据数字化转型的不同广度和不同深度,将五个成熟度等级进一步细分为十个水平档次,帮助企业更加精准定位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制定差异化转型路线图 鉴于现阶段绝大部分企业的能力,为了积极推广该模型将水平档次和贯标星级形成一个对应,其中3档——1星级,4档——2星级,5档——3星级,6档——4星级,7档——5星级请看下列图形梳理

Part Three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的关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我国首套自主研制、实现大范围产业应用并向国际输出的管理体系类标准,已经在6.2万家企业进行应用推广。

顺应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融入数字化转型系列新标准,也已经进入聚焦转型、突出能力、分级分类的升级版新阶段。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一样,都遵循《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T/AIITRE 10001),涵盖发展战略、新型能力、系统性解决方案、治理体系、业务创新转型等五个转型主要视角,分为规范级、场景级、领域级、平台级、生态级等五个转型发展阶段。

但二者的定位不同,在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其中,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是一套覆盖数字化转型全局、全要素、全过程的成熟度模型,给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各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其作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一个分阶段、分水平档次转型升级的路线图和导航仪,帮助企业通过贯标全面系统把握转型规律,精准定位企业当前的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等级和水平档次,并明确向更高发展等级和水平档次跃升的方向、目标和路径。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则是一套引导企业系统构建数字化转型全过程管理制度和机制的方法论,其作用主要是帮助企业通过贯标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其数字化转型过程持续受控并实现迭代优化,其转型成效更加稳定可靠且可持续!

Part Four 相关术语